与海哥、辉哥来这趟圣堂山,来对了。从踏进山门的一刻起,一路上赞不绝口。? 先是赞脚下的石头,后来又赞路边的树木。上山的台阶都是石头铺的,就地取材的山石,不规则,大大小小,形状不一。就这些石头,却不时发现美:或发现石头形状奇特,一会儿说这块石头像钉鼓,一会儿又说那块石头像一个什么文字;或发现石头纹理奇特,一会儿说这块的纹理像一幅山水画,一会儿又说那块纹理像一朵花……在一堵古石墙前,几座石峰竖立,其中两峰顶上各有一块石头,海哥说,看,那是两只动物在隔空对话呢。

我与海哥、辉哥都是奇石盆景爱好者,海哥、辉哥更是赏石行家、盆景界前辈。这趟来圣堂山,是海哥提议的。上周末在湖里荒岛露营,等船离岛的功夫,一众驴友又议起下一个目的地,海哥当时就举存了圣堂山。海哥举荐圣堂山,是因为藏友老周。两个月前,藏友老周与老潘去了趟圣堂山,最近又嚷着再去。海哥说老周并不常外出,两个月里居然要二次前往,这圣堂山必然不简单。海哥的提议得到大家响应,当场就有十五人报名,于是,这周末,成行了。荒岛露营是海哥户外露营首秀,第一次露营便找到感觉,成为下一次活动的倡议者,看来,海哥骨子里就是驴友的料。? 海哥来前并不知道这山上有这么多的奇石怪树。我虽然六年前来过一趟,可那次大雾弥漫,根本没有看清圣堂山真面目,也不知道这奇石怪树竟如此的多。没想到这次再来,才刚进山,这石头、树木就给我这么多惊喜。
海哥

辉哥
走到半山,路旁的一株福建柏又让大家停下脚步。这株福建柏有十多米高,树干健硕、饱满,半径超过一米,顶部枝桠苍劲有力,弯曲回旋,树冠丰满苍翠,顾盼有情。立于树下,海哥、辉哥反反复复端详。大队伍都走了,我们三人还舍不得离开,干脆就在路边台阶坐下,从保温壶里倒出一杯茶,吃点干粮,慢慢欣赏。茶喝过了,又站起来,在树下来回端详,啧啧称奇。海哥认为管理者对此树重视不够,如果重视,早该把树底下杂木清开,这柏树视觉效果更好。辉哥说,这柏树不输于黄山上的黑虎松,当年刘海硕为看黑虎松九上黄山,如当年知道这株柏树,说不准要十上圣堂山了。还说这次来圣堂山,遇见这株柏树,便已不虚此行,其余的奇石山色都是赚的了。辉哥不仅精于赏石和盆景,还擅长书法,平时言语不多,更不擅自发表评论,今天,这柏树真的震撼到他了。

上过一趟圣堂山,知道山顶上还有一株千年铁杉,叫“平安树”,是圣堂山的“金字招牌”。知道山顶不远处云海宾馆旁还有一株铁杉,树态苍老飘逸,印象深刻。这两株树,想着海哥、辉哥看了一定也会赞不绝口,果不其然,在这两株树旁,俩人又是一番驻留,赞叹,反复流连。下山路上,海哥说,这一趟来的太值了,以后有机会还会再来,每一个玩盆景的人,都应该到圣堂山,师法自然,这里的许多树木都可以当盆景人的老师。

爱好的缘故,海哥、辉哥与我,一路上关注奇石树木多些。其实,这圣堂山的自然风光也是妙不可言。队伍里的四个女驴友,一路被风景吸引,不停的惊呼、拍照,留下一路笑声。年轻人健全刚处了个女朋友,一路上不停赞叹,不停拍照、录视频与远在家乡的女朋友分享。

六年前登圣堂山,因大雾弥漫,没有看清山的真面目而颇感遗憾。这次,总算是看清了,可看清楚了,心里又觉得它缺了些什么。想起第一次登圣堂山,云雾弥漫,如临仙境,奇树怪石美景忽隐忽现,见首不见尾,那样的神秘莫测。而今,奇树怪石美景就摆在那,真真切切了,却又觉得它少了神秘,少了神韵,少了味道。想起读书时一位老师说过的话:保持距离,看不透彻,才有神秘感,才会产生吸引力。现在想来,此话有理。

照片分享:







































( 本文作者 : 香炉号 )网名(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回复[]取消回复
提交评论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