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沟万壑雪如妆,点点如桃,笔直似削,云上梯田路湾湾;山无色,空如濛,三两人家,砣边定。 一行脚印,四人匆匆,举头望青天,俯首观山川;长风紧,艰难行,望断回头路,不见后来人。
――开·拓·者
今天是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雪下的不是很大,平地里约两厘米深,山上有的地方约有五厘米深,瑞雪兆丰年!
早上的天空,灰蒙蒙的,大地铺了一层银毯,六点钟,大家陆续从不同的地点上车,下雪天气车子开的不是特别快,7点45分在周口店下车,下了车往西边走约300米,有一个早点包子铺,大家在这里吃完早点,直奔车站,车站冷冷清清,没有几个人,不知道今天车会不会准点发?
进到公交站里面,问了一下调度员,得到的答复是还没有接到通知让发车,下雪天气道路湿滑,班车不出,也在情理之中。今天的行程就很郁闷了!?????
在公交站边的马路上,有一个拉活的司机,说每人十块钱可以送我们到司马沟,我让他把我们送到葫芦棚,他说那里结冰不敢上去,驷马沟再走到葫芦棚,还有三公里的路,四个人一合计决定让他送到驷马沟,这样一车就坐了八个人,有三个在怪石山下的,另外有一个到四马沟下去红螺三险的,反正今天去哪里路都不太好走。
20分钟后下了车,往葫芦棚走去,从驷马沟到葫芦棚的水泥路上全是冰,人走着都比较滑。一个小时到达葫芦棚村,村下面有六七个人在马路上扫雪,这一段路爬升200多米高,下雨雪天气,车辆都不能上下。
东葫芦棚村座落在一个砣状的山包上,零星的散布者十几户人家,有好些宅子已经没有人住了。从村子东头一直往山上走,路相对好走都是修过的,但都是爬升的路。站在半山腰向下看,整个小村子十几户人,一片雪白,好比是一幅素描画。
上山的路全部被白雪覆盖,好在都是修过的路,也并不难走,就是一直爬坡,爬升也比较大,上升到离山顶还有垂直100米高度的时候进入野路,在往上比较陡修路也不好修。
上到山顶风就明显多了,山脊也有雾松,被太阳一照,雾凇就没了,到上寺顶那个位置,雾凇比较好看,因为那个地方比较高,风也大,雾松都在树指上挂着,远远望去,就好像花树一样。
山脊上的路崎岖难行,加上道路完全被积雪覆盖,深一脚浅一脚,慢慢往前进,山顶有建的一个圆形廖望塔,里面还有床,还有个被子,不过这个天气没人上来住,太冷了。
继续前进,300米是一个三叉路口,往左手边可以去平塔窑的方向,右手边就是去猫耳山方向,三岔路口向右前进200米是猫耳山的最高峰,海拔高度1200多米,上面有一个瞭望塔,塔身高五米多,上面有一个小平台,站在上面能观察周边的环境。
爬上撩望塔,一阵冷风吹过来,手脚发麻,从山北面吹上来的风太厉害,虽然不是狂风怒吼,但听那呜~呜的声音,心里也很吃紧。
时间是12点多了,这种天走雪地很耗费体力,四个人就在这里吃东西,到处都是雪,也没个地方坐,就站着吃了几个面包,吃了他们的一个桔子,吃完东西拍了照片,继续前进,这种天气,山上的路况很复杂,环境也比较恶劣,只希望尽快下山。
1260米高的瞭望塔
前进不远到达一个小山头,这个时间山下出现了云海,中午一点多的温度比较高,山下的雪融化之后形成水汽变成云海。这个位置也有一条下山的路,不过这条路走得人比较少,简单看了一下下山的路迹,但见道路很原始,今天又下雪,应该特别难走,没有从这里下山,按照原来的规划,继续向东走。
从这个位置再往前走,是一个比较陡的下坡,有俩位小伙伴带上冰爪,我嫌麻烦没穿,不穿冰爪下这个路是特别滑,好在这条路没有人走过。
从这里一直到三盆水步道,道路相当难走,主要是下雪路滑,每走一步都要特别小心。这一段路崎岖难走,好在不危险,但是小伙伴们也是有接连摔跤的?????。走到后来没办法,赶紧穿上冰爪,穿上冰爪,走路就稳多了。
在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艰难跋涉后,终于到达三盆水步道,到这里之后心里就踏实多了,因为从这里下山是登山步道,道路再难走,总比山上好。
下山的路好多都是修过的,路上铺了碎石,这种石头路走起来没有土路好走,对膝盖的损伤也大,虽然是面向正南方,但是这个时间太阳已经照不到了,路上的积雪还是很厚的,很多地方都看不见路,被白雪完全覆盖。在我们下山之前,有人从山下上来过,向着连三顶那个方向去了,一路上就只有他们两三个人的脚印。
下到山谷是一个微型的水库,有拦水坝,有桥,还有人工湖。继续前行,不多远,是十字寺遗址,寺庙已经完全没了,有三个石碑,还有一棵古老的银杏树,三个石碑和银杏树的年龄应该差不多,也没有仔细看,因为在北京这种古石碑太多了,上面刻的全是繁体字,没有标注看也看不太懂。
石碑上都刻有龙,凡带有龙的石碑全都是有皇上的圣旨刻的,否则的话不敢往上刻龙图案,在古代私自刻龙的话,那是灭门之罪。三块石碑当中,只有最北边的一个是完整的,前面的两个石碑中间都断裂了,是人们后来修复过的。
过了十字寺遗址,路边有一棵柿子树,上面挂满了柿子,这个季节柿子基本上已经熟透了,同行的伙伴下去晃了几下,柿子纷纷落下,捡了两个吃,还很甜。
夕阳已经落下山,冬季天黑的特别早,一行四人沿着马路直奔38路公交站,到了公交站一打听,才知道今天38路也没开。搜了一下,最近回程的公交901,大约3.5公里,走到燕化厂转了一趟车,终于在五点半上了回城的公交车。
今天天气虽然寒冷,但大家走的都很开心,雪山上行走,有惊无险,按计划顺利下山。垂直爬升1060米,累计爬升约1200米,累计下降约1200米,唯一遗憾的是今天的轨迹记录特别糟糕,轨迹總是在那里飘来飘去,十三四公里的线路,竟然漂出了90多公里,不知道是软件的缘故,还是其它缘故?
―――――――――――――――――――――
走·山·歌:
山歌不唱忧愁多
道路不踩坎坷多
手杖不磨生黄锈
两步不走背腰驼
――――开·拓·者
网名(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回复[]取消回复
提交评论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