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23网

首页 > 运动 > 户外  >   巴丹吉林沙漠无人区150公里穿越记 - 巴丹吉林沙漠游记攻略

巴丹吉林沙漠无人区150公里穿越记 - 巴丹吉林沙漠游记攻略

2020-10-18 吉林 我要评论
“有一处沙漠,从地面铺到天上,又从天上漫到无际无涯;
有一处沙漠,因为德国探险家鲍曼的一本书而轰动了整个欧洲;
有一处沙漠,因其中星罗棋布的大小湖泊而成为世界上的唯一;
有一处沙漠,以超过撒哈拉大沙漠高峰70多米而拥有世界最高沙峰,又称沙漠珠峰;
有一处沙漠,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五大沙漠第一名,称为“上帝画下的曲线”。
独具壮阔苍凉的史诗,坐拥毫无羞赧的星夜,笑看狂风骤起的沙刃,时而晴空日朗,时而丝竹雅韵,目眩神迷,痴想联翩……
这就是中国最美的沙海——至美至情的巴丹吉林沙漠。

巴丹吉林沙漠位于内蒙古西部阿拉善盟,面积大约4.43万平方公里,为世界第四大沙漠、中国第三大沙漠。其中西北部还有1万多平方公里的沙漠至今没有人类的足迹。
奇峰、鸣沙、湖泊、神泉、寺庙堪称巴丹吉林“五绝”。
有人说,如果你没有到过沙漠,你就无法真正理解生命;如果你没有深入到沙漠的腹地,你就无法真正领会到茫茫瀚海的雄浑与壮美。

所以,在很多人心中都有一个沙漠梦。
而我们此行要圆的沙漠梦,就是要运用行走的力量,从巴丹吉林沙漠西边的额济纳旗古日乃苏木进入其腹地,徒步至少180公里(其中要穿过70公里的无人区),自西向东,完整横穿,预计7-9天后从位于巴丹吉林沙漠的东边的阿拉善右旗的雅布赖镇走出沙漠。
整个行程,在日月星辰和风餐露宿中,我们将切身感受大漠驼铃、日出、夕阳、月夜、星空、蓝天、白云、风清、静谧以及大漠的浩瀚无边、沙丘的壮阔苍凉和沙海的一尘不染。”
以上摘自户外助手鹰之队户外老山鹰《2018年国庆节,自西向东,轻装横穿中国最美沙漠——巴丹吉林沙漠》活动召集贴。


到过内蒙额济纳,到过敦煌鸣沙山,只能算得上是到过沙漠。


但是,真正用一周以上的时间,行程180公里左右穿越沙漠无人区,这还是第一次。


这样的行程,对我而言,既充满向往,更充满挑战!


因为时间长,行程远,体能要求比较高等等因素。报名人数在临近截止日前也未达到最低十五人的成行要求。如果不能成行,队长老山鹰呕心沥血筹划的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前无古人的沙漠穿越计划将成为纸上谈兵。

为了体验沙漠穿越的甘苦,为了领略沙漠辽阔的壮美,也为了成全老山鹰穿越一片无人区的大沙漠的户外第二大梦想(第一大梦想登顶5000米以上雪山,已实现)凑个数字。我和教练克服多重困难报名参加了这次沙漠穿越活动。


行前除了体能的储备,就是装备的添置。好在不是第一次重装远行露营,因此花费并不多!


广袤无垠的沙漠让人充满了期待和憧憬!
超长距离的沙漠穿越也让人充满挑战和未知!


喜欢迎接挑战,喜欢探索未知,虽然不再年轻!


行程:10.2沙漠穿越第一天: 初入沙漠 兴奋新奇

经过体能、心理、装备等多方面的准备,我们启程出发来到南京站。
我们两个人的行李,衣食住行用,大小七个包。 教练喜欢照相,同行的美女们也希望一起出美照、出大片。为此,她带了八把油纸伞、一大包裙装。遗憾的是后来多数没派上用场。


我们将坐上前往甘肃酒泉的列车。买到卧铺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委托老山鹰利用智行等抢票软件好不容易才抢到票。

自右往左:队长老山鹰竹子人间天使(前) 阿勇(后) 景珍赵浩七月荷老苏 辞夏陌离教主古越 教练
经过近35个小时的火车,2号凌晨0:20分,我们来自南京的13人到达酒泉火车站, 与先期已到达的来自上海的徐俊夫妇和来自海南的雪花飞汇合。

坐上队长老山鹰事先联系好的中巴车,连夜赶往380公里以外的穿沙起点古日乃苏木镇。
一路上,队长沙哑着嗓子交代大家沙漠穿越的注意事项。
出了高速后是一条笔直的乡道,一路颠簸,坐在最后一排的我每每被颠的头撞车顶,真担心把腰颠坏了走不了沙漠,每每这时我就用双手撑在座位上以减轻腰部的撞击力。


几乎一夜无眠,早晨6点赶到古日乃镇的农业银行们前,天还没大亮。

古日乃苏木镇的农业银行,据说巴丹吉林沙漠徒步穿越第一人就是从这里出发的!

徒步起点前的合影。自左往右:队长老山鹰 徐俊高丽娜景珍 竹子 七月荷陌离辞夏雪花飞 教主 人间天使(前) 古越(后)赵浩 教练(前)阿勇(后)老苏


队长找到当地人打听到我们穿沙的地接,他们又热心地为我们带路,在一片沙地找到我们的地接张师傅和王师傅。
两辆保障车,满载着我们一行十九人(队员16人、保障方3人:老张及其妻子、老王)9天左右的吃喝用的物资。
吃完队长联系向导为我们烧的热乎乎稀饭和面点,就开始了我们的穿沙之旅!

早晨还比较冷,需穿轻羽或冲锋衣。行走不久、太阳出来后,气温回升,一件单衣加外套即可!
初入沙漠,大家充满兴奋、新奇、憧憬、也带有未知和迷茫!

沙漠的边缘地带,地势还算平坦。
沙棘稀疏地散落在大漠上,给荒漠增添的一些绿色和生机!


走着走着,不时能看到这样比较粗壮的枯枝!而存活的只有低矮的沙棘。不难想象,若干年以前,这里应该也是绿树成荫的!


到了中午才知道,这些枯树枝也是我们沙漠旅程中可以就地取材的唯一燃料。

一路沿着队长事先设计好的轨迹线路,自西北向东南方向尽量取直线前行,不时还能见到或遇到我们的保障车。

中午,快餐面鸡蛋火腿肠。 老张他们就地架锅生灶,烧水供大家泡面补水。

中午路餐的间隙,大家纷纷与保障车合影摆酷。


短暂休息后继续前行。

到了下午,广袤的沙漠不再是那么平坦。


沙丘沙谷波浪般起伏。

一行人走在沙脊上,形成一道别样的风景。


夕阳西下,走在沙脊上的队伍留下长长的身影。
前行大约25公里,已是五点多钟, 队长决定就地扎营。

安顿好营地,还能看到太阳的余晖。


闲谈中得知,这支来自天南海北的穿沙之旅有户外老驴,也有户外小白,好几人是第一次户外露营,第一次搭建帐篷,第一次使用登山杖,第一次走多日长距离的行程……
真的很佩服她们的勇气,也很佩服队长的胆量! 换了我,肯定不敢参加这样的行程,更不敢带这样的队员!

第一天的行走轨迹。
看上去几乎是一条直线,是不是预示着我们的穿沙之旅会一帆风顺呢?最后的一个弯曲,是不是提示我们途中也会遇到波折呢?


10.3沙漠穿越第二天:意外“失联” 有惊无险
要完成每天25-30公里计划中的行程,就必须赶在8点之前出发,这样才能保证在天黑之前扎营。 沙漠穿越,个人感觉最大的便利就是营地舒适方便,前提是在合适的季节。
沙漠营地是野外露营中最好的地方。在我有限的几次野外露营中,七藏沟、年宝玉则、四姑娘山二峰大本营的营地还相对平整些,小五台、九华山、鳌太、长毕穿等地的营地不是在斜坡上就是在杂草碎石上。
而沙漠不同,几乎随便一个地方都可以扎营,只需在沙丘后相对背风的地方,地面平整、干爽、松软。
天幕为帐,大漠为床,完全不同的户外体验。


连续的日夜兼程,舟车劳累,初入沙漠第一天就走了将近25公里,大家都比较疲惫!几乎没有洗漱(保障车装载的水仅保证基本的吃喝之需,没有洗漱用水)就和衣入账了。
璀璨夜空下的大漠静谧无声,除了相邻帐篷内的鼾声。
一大早天都没亮,大家就相继起身了。


要赶在8点前准点出发,之前的吃喝拉撒收至少得将近两个小时。
不迟到、不让出发时间等我,这是我们户外多年养成理念和习惯。宁可早一点起床,少一点睡眠!
七点刚到,向导已为我们准备好热水和早饭。

风餐露宿就是我们的沙漠起居。


集合照相,八点出发。
来自上海的小伙子徐俊(青龙)做过特警,有个多次的雪山经历,却因为腰部不适于今日无奈地坐上了保障车。
他因腰椎间盘突出不久前刚做过微创手术。这次是偕同妻子小高一起来穿越沙漠的。

刚开始沙漠穿越就坐上了保障车,对他个人而言不能不说是个遗憾!
而对整个团队的顺利穿越,他的坐车却发挥了意想不到的作用。

队伍按照既定方向跋涉前进,一步步走进沙漠纵深地带。
队长几乎始终走在队伍的最前列。
他有过库布齐沙漠和腾格里沙漠的穿越经历,辨别方向、选择路径更有经验,同时也在松软的沙地上为大家踩出沙窝窝。
沙丘越来越高,沙谷越走越深。
保障车无法行驶我们行走的路线,甚至也无法在我们的附近前行。他们走他们熟悉的开车可以走的线路,与我们保持大方向的一致。
出发之后不久就不见了保障车的踪影。


一队人整齐的走在沙脊上,形成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

因为赶路,许多照片只能边走边拍。如果时间充裕,应该能拍出更多更美的照片。

沙锋沙谷,绵延起伏。茫茫沙海,一望无边。


沙山越来越高。上坡时每走一步都要下陷一下,相比平时登山要吃力多了!

有上坡就有下坡。沙山的下坡相比较上坡或平时的下山要轻松了许多。你可以在跑动中下山,因为沙子松软,不用担心伤到膝盖或者摔跤。一开始不知道一脚下去沙子会陷得多深,走得比较小心。后来发现最多也就陷没脚面,并且越快就下陷得越浅。这样遇到下坡就基本上多是张开双臂飞奔而下了。 当然也有例外,教练有点恐高,时常会遇到比较陡的下坡,走得提心吊胆,小心翼翼。

上坡很吃力。


跑着下坡的景珍。

边走便与老王他们保持联系。虽能呼叫到对方,但看不到他们在什么地方,也难以确定他们的具体方位。
临近中午,需要与保障车汇合,补水以及路餐了。

茫茫沙海,一望无际,绵延不绝,波浪般起伏。除了太阳,没有其它的参照物。

已是中午路餐时间了。由于找不到保障车,午餐只能是随身携带的有限的干粮。
事先大家基本都没有准备自带路餐,也没想到会与保障车“失联”的状况。有的没有带干粮,有的带的很少,大家就相互帮助,老苏等人把自己带的干粮分给没有带的人,共度时艰。


到了下午一点多钟,我们登上附近一个比较高高的沙脊,希望能看到对方或让对方看到我们。大家也借此机会休息一下。
双方不时地对讲机联系。


亏好徐俊在保障车上,告知我们他们所在位置的经纬度(向导他们不会使用两步路上经纬度)。
而我们的队员赵浩会根据对方提供的经纬度测算对方所在的方位。
虽然大致确定了他们所在的方位,但就是看不到对方的影子。
双方望眼欲穿、相望两茫茫。
时间又过去了一个多小时。


(左边红圈中是赵浩、右边红圈中是我本人)
赵浩沿着沙脊爬到远远的最高点,远得几乎看不到他的人影。
眼前,除了波浪般起伏的茫茫沙海,就是没有一丝云彩的瓦蓝瓦蓝的天空。
时间分分秒秒的过去,眼看太阳日渐西斜!
我跟队长说:我上去看看吧。队长犹豫了一下说:“你没开对讲机吧”。我说“为了省电,我上去了再打开”!
沿着每走一步都要松滑下陷的沙脊爬到一个次高点,向赵浩根据徐俊报的所在位置的经纬度测算的方位极目远眺。
眼前除了波浪起伏一望无际的沙海,什么也看不到。看不到对方,对方也看不到我们。

于是,我就用登山杖高举着我的红色外衣,希望老张、徐俊他们能看到我们。
可是,我手举酸了,他们也看不到。
就在几乎绝望之际,我看到北方天际间两个沙山之间一道白光闪了一下,瞬间又消失了。
但还是抑制不住的抓着对讲机大叫起来“看到了,看到了!”
几乎是同时,赵浩也发现了那道白光。
迫不及待地与老张联系后,他说:"可能是车子的反光"!
队长为了防止我误判,赶紧让我联系老张,让老张将车子原路返回到刚才经过的地方。
我再次幸运地捕捉到了那个稍纵即逝的光亮。 基本可以确定那个闪了一下的白光就是车子后视镜的反光,从而确认了保障车的方向和大致位子!


大家都比较兴奋,急切的向那个方向奔去!
我打头阵,瞄准那个方向急行,远在我右侧的赵浩从他站的位置向那个方向前行!
不知是由于发现了目标的方位,还是担心走丢了方向。我感觉我的体能状态特别好,远远的走在大部队的前面。
由于目标遥远模糊,沙丘起伏不定。为了避免走丢目标或者偏离方向,我在高处取目标中途有明显特征的沙棘、沙山作为方向标,每登上一个高点就将目标校正一次。

入沙以来几乎都是走在队伍中后段的教练出奇的走在队伍的前列,不时的还超过队长老山鹰。
事后得知她是担心我认错方向带错路,才有那股劲走得那么快。


越过一个宽大的沙谷,走过大约两公里,登上一个高耸的沙丘。
我再次用登山杖举起我的红色外套,与老张徐俊他们进一步确认他们的方位!
终于,再对讲机的提示下,老张隐约看到了我。我也模模糊糊地看到了远在天边一般的一个沙山上徐俊他们的身影。从而确认了之前根据白光判断的方位是准确的。
(上图为我在太阳西照下的投影自拍)

又翻过一个高耸的沙丘,再次进入一个低洼宽阔的沙漠盆地。
途中碰到一大群骆驼。
这是我们入沙以来第一次看到如此成群的骆驼。 也是第一次看到除了我们以外的唯一的大型动物! 看到我们的到来,骆驼们急切的撒腿远离而去。 沙漠是骆驼的天堂,而我们是沙漠的不速之客!


不知翻过了多少沙山,越过多少沙谷,终于远远的看到了前来接应的老张的丰田越野保障车!
这一走就走了两三小时,将近六七公里,终于在天黑之前与老张他们的保障车汇合。
我们就像互相看到救星一样!
张师傅看到我们的第一句话就是:“找不着你们吓死我了,这么多人的生命安全啊!”
是啊,如果在天黑之前不能与保障车汇合,缺水、缺食、饥寒交迫无法宿营的我们将如何度过寒冷的沙漠之夜?又会如何自救或被救?

老天保佑!我们在天黑之前与保障车汇合,大家有惊无险的来到了沙漠穿越第二天的营地。


初秋的沙漠,天黑之后气温骤降,寒气逼人。经历过“失联”的我们,此刻围坐在晚餐的篝火旁,感觉特别的温暖!
同时,对后续的行程又或多或少的感到迷茫。接下来的路怎么走?会不会再出现今天这样的情况呢?

轨迹锐角拐弯的地方就是我们中午寻找保障车的所在。确定保障车的方位后,我们折返向北走了大约六七公里终于在天黑之前与保障车汇合。


10.4沙漠穿越第三天: 忍痛割爱 改弦易撤
沙漠的星空美的让人窒息,而夜晚的寒气又把人逼进了帐篷。
白天经历的意外“失联”让人难以入眠,如果联系不上保障车又该如何应对?最坏的结果又会怎样? ……
久在户外,难免要面对意外情况和恶劣天气 。如何处置,很有讲究。极端情况下事关队员的生死存亡!户外特别是熬太的若干事故都与处置不当有关。
半夜,迷迷糊糊中风声大作,吹得帐篷哗啦啦作响,像是要把帐篷掀翻撕碎似的!
感觉已经有人起来查看帐篷,我们也不敢怠慢,外面还放了不少东西,要是给大风吹跑,那是找不回来的。
而对于多日的沙漠穿越,带的这些用品,没有一样是多余的!

无奈地钻出睡袋,穿上衣服,打着头灯,出帐查看。
但见帐篷在大风中扭动着身躯顽强支撑,地面的浮沙随风飞舞。
还好,放在外面的物品都在。赶紧将物品收拢压紧,帐篷的防风钉再次加固。


( 本文作者 : JZ211 )

    分享:

    微信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网名(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回复[]取消回复

    提交评论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