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域之旅——探秘境莲花
小 精 灵
(2020年7月3 日)
墨脱,她曾是高原孤岛,她是秘境莲花,她是隐藏在世界最大峡谷深处的遥远和神秘……虽然沿途还有美丽的高山杜鹃,茂密的原始森林,冷不丁从森林里冒出的飞泉流瀑,云雾缭绕仙境童话般的山峰,还有哗哗的流水相伴…
但“古道西风瘦马”,总觉少了什么。这是我们这段徒步最大的缺憾和忧伤。行走在公路上,既便随之穿越丛林,也完全没有在古道丛林中往来穿梭的愉悦和畅快,更没了曲径通幽的静谧及古朴的神韵。相反沿途总伴有现代施工机械的轰鸣声和人声的尘嚣 ……。我们不禁要问,随着这条公路打通,这里的原始森林还能保得主吗,这里的亚热带生态系统还能得以保全吗,这条堪称户外徒步殿堂级的线路还能保持她的魅力吗?
第一晚我们入住汗密的漆七客栈,一人80元,包早晚两餐,便宜吧。这是一家简陋的双层木屋,主人是四川人,在这里安营扎寨二十好几年了,靠这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客栈,硬是养育了三个孩子的大学生,足见主人的勤俭与精明。
30日8:50,我们从汗密启程前往背崩。从汉密到阿尼桥,全程全是原始丛林小路,山高林密,路湿地烂,雨后的道路特别泥泞溜滑。雨季也多滑坡落石,危险大。路面要么是踩上去没过鞋面、和着牛马粪的黑稀泥,好似行走在沼泽地,踩下去心虚虚的;或间杂着流水冲刷的乱石路,涉水跋涉,十分溜滑危险;或是倒伏的枯枝败叶,让你走起来磕磕绊绊。
当然要算老虎嘴路段最险峻难走,整段几乎是狭窄的泥石路面,烂叽叽的。路的左侧是陡峭的丛林,头上时不时冒下滴滴答答的泉水,淋得你冰凉冰凉浑身打激灵。路的外侧却是一条狭长望不到底的万丈沟壑,底下是滚滚轰鸣、飞泻而下的河水,若不小心滑坠下去,必是粉身碎骨,尸迹难寻。
后来得知这河叫白马西路河,发源于多雄拉冰川,哗哗百余里奔袭到解放大桥口汇入涛涛的雅鲁藏布江。我们前面的徒步路线基本上沿着这条河的水流方向进行的。
每迈出一步,大家都格外小心,来不得一点马虎。路难走就算了,可最恼人的还是那些可恶的吸血蚂蟥。先前就听说这里常年出没、冰凉滑溜绵软的蚂蟥很恶心,多的满路都是,树上也有,会飞会跳,见孔就钻,见人就吸,咬后痛痒难忍,流血不止,让你浑身起鸡皮疙瘩,甚至毛骨悚然。为了防范,我们在昨天经验基础上出发前作了一番充分准备。头巾从头包到脖,只露出一双眼睛。腰部裹上几层保鲜膜,裤脚袖口再绕几层胶带,防止那些家伙往身子里钻。鞋子套上雪套再胶带加固,还准备了盐,撤在鞋面上。外面再加披雨衣。就这样全幅武装上阵,还是惴惴不安。
事实证明这样也敌不过这些恶心的家伙。一路下来,每走一段都要停下来清理爬上鞋面、衣裤,甚至身上的大小不一、张牙舞爪、无缝不钻的吸血蚂蟥。好不容易这里清了一条,唉呀!那里又冒出一只,鞋上有,裤子衣服也有,吓得你尖叫个不停,脚拼死命跺都无济于事,慌乱中下意识徒手去抓,反被牢牢吸住,拼命甩也甩不掉,狼狈不堪,又起鸡皮……。
一路上诚惶诚恐,大家几乎无心欣赏路上的风景,硬着头皮,一门心思往前赶,只想尽快逃离这个是非之地,从汗密到阿里桥全程十二三公里的原始丛林崎岖山路,只用了不到4个足时。一路下来,大家都被折腾得够呛,等“逃”到阿尼桥停下来清理时几近全军覆没,七人或多或少中招,好几个人还多处被咬得血淋淋的,留下一个个红印,真正领教了它的威力,至今想起来夜里还会做噩梦。
落荒而逃,残兵败将,一阵大清理后,大家在岸边休息了整整1个多小时,简单填了点路餐后兵分二队接着往背崩方向走。大志、笨笨、方舟仨继续徒。因后面全是公路,觉得徒起来很无趣,我、安远、朱莉、陈辉4人决定再等半小时后搭工地上的便车。搭便的司机小伙和工地经理很热心,不仅把我们安全送到解放桥前,还一路上跟我们分享这里的风景人文。我们伵下了车过了桥后经边防边警两道安检,由今晚拟入住的旅社老板娘派车接我们到旅社一阵“杀狗洗”后,算是却除了蚂蟥区穿越历险的惊魂,感觉身上轻松舒服多了。背崩乡所在的背崩村,是我们第二晚的宿营点。
背崩乡面朝雅江,背靠青山,风景秀丽、气候宜人。乡村布局在半山腰间,错落有致,秀珍可爱,宁静祥和,纤陌纵横,绿色掩映,好似世外桃源。
我们入住的旅店也是四川人开的,叫徐老幺旅社,二层楼,楼板为木制,走起来震震响,面朝马路,背后则是绿油油的稻田,蛙鸣一片,充满江南的田园气息。
旅店设施虽然简陋,但老板娘热情灵活,看似农家妇女,却懂机灵变通,让你住得方便温适,小小客栈都挤满了人,小生意做得很溜,只是大山里舞台小,要是在城里必定做得更风生水起。
旅店稍息后,乡派出所用车把我们一行接到所里统一录填了个人相关健康信息后送回,我们又感受到了这里警员的热情友善,感觉比内地好,让人暖心。晚上又点了一道香辣无比的主菜——干锅虾和翅,配三个下酒小菜和一碗西红柿蛋汤,喝点当地的米烧酒,舒筋活血,爽歪歪。饭后在旅店门口发呆乘凉,接着随拉萨蓄牧院水产所的几个藏族年轻人跟跳几曲藏舞,夜晚枕着虫鸣蛙声入眠,也算惬意。
7月1日睡到自然醒已是上午10时许,昨晚下了一夜雨,今早也似乎没有停的意思。清晨的背崩恬淡、寂静,由于四周都是高山大川,海拔只有700米的背崩是青藏高原上少有的一块低洼地,特殊的环境使这里几乎天天下雨,云蒸霞蔚是这里的常态。简单整理下找老板娘要了碗热面,计划中午与安远、方舟、陈辉4人乘公车先去墨脱县里。从背崩到墨脱全是公路,我们不打算再徒了。大志想多陪会儿在这工作的堂弟决定迟些走,朱莉、笨笨随他一起。从背崩到墨脱车程30Km,沿雅江顺流而上约50分钟我们顺利到达墨脱县城,先到车站打听去波密的车辆,不承想客运全停,只能顾私车出城。因雨季多塌方,扎墨公路实行管制,到墨脱车辆单进双出,只好在这住一晚明天再出城。
我们今天入住圣地宾馆,不贵,标准间一晚一百元,老板娘还算热情,驾车把我们四人从车站接过去。安顿妥当,简单午餐后休息片刻,不觉已是傍晚。墨脱,在我心里一直是个隐秘、原始的地方。墨脱半年雨季,这里看山总有白云缭绕、看水总是雾气蒸腾,就连那些散落在坡地上的民居也如同披上了一层薄纱,木楼炊烟时隐时现。墨脱的山美水美,瀑布亦美,有的瀑布细弱如纱,缓缓从石壁上飘洒下来,妖娆无比;有的瀑布气势恢宏,从断崖处飞泻而下,吼声震天,格外壮观;有的瀑布在密林中穿梭,沿峭壁倾泻而下,被扯成大小几绺,远望如悬空的彩练,珠花竟发,巨龙吐珠,在山脚激起千波万浪。
乘天色尚好,我和安远决定在附近逛逛,近距离感受这莲花之城的气息。我们先在街上吃了碗豆花(更似豆腐脑),接接地气。又到对面石锅鸡店踩点,回头再品偿这里的地道美味哟。
墨脱石锅鸡之所以特别,首先是石锅的取材与制作。墨脱旁的辛乡,是墨脱石锅的原产地,石锅的原料取自南迦巴瓦峰悬崖上的皂石,而制作又是纯手工。其次,墨脱石锅有很好的保温功效,还有人体需要的一些微量元素。第三,鸡的选择与炖鸡配料也是有讲究的。鸡一定是当地的土鸡,高原粮食喂养,在这样原生态的地方喂养出来的农家鸡,配以松茸、鸡枞、猴头菇等菌类。再加上虫草、香菜、小葱、姜片、姜蒜、枸杞、红枣、花椒....好了,等逛完就来品偿吧!
沿东布路往西郊方向,可到门珞文博馆。还有拉贡景区,其至高点可以俯看全城和雄伟的雅江。顺公路行走大约3公里抵达拉贡山顶。山上有座观景楼刚刚完工,登楼东瞰,墨脱县城尽收眼底。八方群山起伏,绵延不绝。雅鲁藏布江,从北侧的山谷中静静的流过;南眺,目光所及之处可达印度境内;西揽,山坡上的茶园层层叠叠。
3里路后我们来到景区门口,这是开放式的公园,门左侧一条水泥路可驱车直达至拉贡山顶。观景亭的东侧有一条水泥石阶路可直下至景区入口,形成一个闭环。我们决定沿右侧水泥路边上边玩,路右边全是绿油油的稻田,虫鸣蛙声无度,一片南国气息。
已是暮色,但暮光犹存,天空还显光亮,云卷云舒。路沟里潺潺的流水和着我们上坡的节拍。周围岱色的山峰,或披着霞光,或挂着云雾,云蒸霞蔚,若隐若现,宛若仙境。我们一路拍照,发朋友圈,不觉中走至山顶的观景楼,登高望远,远处的墨城灯火阑珊,光影婆娑。雅江峡谷雾气蒸腾,仙气十足,如梦如幻……这地方真美呀!
2日七时许起床到对面的汤包店吃了绝配——油条豆浆后,我、安远、方舟、陈辉四人包车出墨脱前往林芝。扎墨公路全长117Km,川藏线318国道边的扎木镇经嘎隆拉隧道延伸到墨脱,是目前唯一通墨脱城的公路。刚开始溯雅江而上,车子行驶在曲折的扎墨公路上,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秀美风光在车上可略见一斑。由于雨季,这条路段多处塌方,时不时看见巨石横亘在路边,或溜下一大滩泥石土堆在路上,或冲毁桥梁让你绕道。看来墨路难,也是难于上青天喽。
不过天助我也,今天赶早一路没什么堵,午后2时许顺利到达318国道边的扎木镇,庆幸自己总算离开了孤岛,要知道这个季节很容易被困在里面。从波密沿318国道往林芝可就一路阳光大道了。
至此,我们的探秘之旅也算画上了句号。因时间不允许,果果糖大拐弯、雅鲁藏布大峡谷等都没去,就留待派墨公路通车后择机再来吧。只是担心往后的墨脱不再原始、神秘了。这是一种悖逆,落后地方要发展,就得开发,而开发与保护要兼顾好,现实中往往很难。我们期待奇迹,不留遗憾,但愿那个原始隐秘、生态完美的墨脱永远存在。
网名(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回复[]取消回复
提交评论验证码